杯賽評委
CUP JUDGES
黃亞蒙
鋼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黃亞蒙出生于中國昆明的一個藝術家庭,祖父為中國著名的金石書畫家,父親是作曲家。黃亞蒙幼年曾隨葉俊松先生學琴,后經著名鋼琴教育家、演奏家周廣仁先生推薦,十歲時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先后受教于樊建勤教授、潘一鳴教授;1991年進入李其芳教授班,1995年被免試保送中央音樂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后留校任教至今,專注致力于中國青少年鋼琴的教育和培養工作。
1991年,年僅十八歲的黃亞蒙即在國際樂壇嶄露頭角,在當年的第三十七屆西班牙巴塞羅那瑪麗亞-卡納爾斯(Maria Canals)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中榮獲第二名。在中央音樂學院求學和任教期間,黃亞蒙亦逐漸成為中國樂壇令人矚目的演奏家,1997年她曾與法國著名小提琴大師熱拉爾-布萊 (Gerald Poulet) 在北京合作奏鳴曲音樂會;1998年,在北京舉行的"紫禁城音樂節"中她與蜚聲國際的世界知名演奏家們合作,演奏了法國當代音樂大師梅西安著名的《末日四重奏》,引起巨大反響。
黃亞蒙跟隨恩師李其芳先生習琴十載,因李其芳先生早年留學波蘭之影響,黃亞蒙在肖邦作品的演繹中展現出了極高的藝術造詣。她曾應波蘭肖邦協會的邀請參加了在波蘭華沙舉辦的第三屆肖邦國際音樂節,在華沙的Ostrogske城堡、及肖邦的出生地Zelazowa Wola 舉行了獨奏音樂會,并在國內多次舉辦肖邦作品專場音樂會。
2003年至2006年,作為德國對外交流中心(DAAD)的獎學金獲得者,黃亞蒙專赴德國柏林Hanns Eisler音樂學院,隨Klaus Baessler教授進修德奧音樂文獻。她在德奧作品的演奏中頗具建樹,由于對作品文化背景的深刻研究和對演奏技法的獨到理解,使其演奏蘊含了鮮明飽滿的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色彩。
自學生時代起,黃亞蒙就積極投身于中國鋼琴音樂與世界樂壇的交流演出和學術研究活動,在中學時就曾入選前蘇聯鋼琴家克拉芙琴柯的專家班,先后得到阿什肯那齊(Ashkenazy)、巴杜拉-斯科達(Badula Skoda)等大師的親授和指點;并在中央音樂學院求學期間代表中國青年鋼琴家參加了在日本別府舉辦的第一屆瑪塔-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國際音樂節。同時作為一位室內樂演奏家,與呂思清、李傳韻、陸威、王健、Donald Mclnnes,Gerald Poulet 等音樂家都有成功合作,并積極介紹中國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其中包括龔曉婷的《淡彩五幀》、《望舒詩選-即興曲六首》的首演及向民的《鋼琴即興曲》等。任教后,黃亞蒙多次應邀在國內外多地舉辦大師班和講學活動,包括西班牙Torrelodones 國際鋼琴音樂節、菲律賓的Opusfest國際音樂節、加拿大的Alberta大學、中國國家大劇院、深圳大劇院等。她的學生也在國內外比賽中屢屢獲獎。
2016年,黃亞蒙在維也納Kaisersaal,北京中間劇場,廈門,太原等地展開獨奏會系列演出。
2017年6月,黃亞蒙與95歲高齡的傳奇小提琴家Ivry Gitlis在中央音樂學院合作了音樂會,獲得巨大成功,與Gitlis的默契配合,在業界獲得一片贊譽!
2017年,再次受邀維也納New Cosmos音樂節,在維也納Haydn-saal成功舉辦了獨奏會。10月,
受美國波士頓大學及美國李斯特協會的邀請,在波士頓和紐約成功舉辦了獨奏音樂會!
自2018年,黃亞蒙每年受邀擔任瑞士Stradivari國際音樂節的教授與比賽評委,同時也受邀擔任奧地利維也納國際青少年比賽的評委。
黃亞蒙的演奏風格莊重內斂。在很多大型作品的詮釋中,作為女性演奏家的黃亞蒙展現出了極為成熟的駕馭力,由內在的大結構觀為支撐并表現出的細膩的熱情,成就出了宏偉與纖巧并存的聽覺空間,其代表作包括貝多芬奏鳴曲作品111號、勃拉姆斯第三鋼琴奏鳴曲和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等。
黃亞蒙的專輯《貝多芬“迪亞貝里鋼琴變奏曲”》,獲中央音樂學院優秀教師音像制作與出版項目資助出版,由德國慕尼黑NIGHTBERRY Media Art Nightfrog藝術媒介公司出版發行。
微信公眾號

ONLINE MESSAGE
在線留言
版權所有:北京星海鋼琴集團有限公司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北京 京ICP備05018111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1202001780號